编者按:2016年1月4日,中国青年报第5版《新国企》专版刊登了中技公司印尼阿迪帕拉电站项目部青年员工邓翔月的一篇报道,原标题是《邓翔月:在“走出去”中长见识的90后》,现予以转载,以期小中见大,共同分享。
2016年元旦,是24岁的邓翔月在印尼阿迪帕拉电站项目工地度过的第2个新年。他对2015年体会最深的关键词是:“成长”。
印尼阿迪帕拉电站是中国出口印尼的第一台超临界燃煤电站,也是印尼第一个“1000万千瓦一揽子电站建设项目”的收官之作,对两国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一项目是于2008年12月22日,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见证下,由中技公司联合体同印尼国家电力公司(PLN)正式签订的。
2014年元旦过后,从华北电力大学毕业、加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不久的邓翔月,即被派往印尼阿迪帕拉电站项目建设现场,至今恰好整两年。目前,他是通用技术集团在阿迪帕拉项目现场任职的年龄最小的员工。
不像国内的年轻人,在跨年夜里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朋友聚会,邓翔月说,他的跨年夜“没有什么特别的”,“因为是工作日,一切都跟往常一样。”让邓翔月唯一能感受到一些节日气氛的是,“公司在由板房改建的食堂里举行了聚餐,比平常多加两个菜,有饮料、有酒。”
对邓翔月来说,海外工作“最大的挑战在于与当地人的沟通。不仅是语言,由于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我们与当地员工和企业打交道时,双方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也不同。”这正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经过两年的磨合和历练,学热控专业出身的邓翔月在商务合作方面有了很大长进。如今他已经能和当地员工、分包商进行高效沟通与密切合作了。
作为初出茅庐的“90后”,邓翔月说,他在经验上比前辈们还差得远,而思维活跃是90后的优势。
最近,他正在处理厂区绿化工程招标的事情。由于当地分包商水准参差不齐,按常规做法,整单签给一家分包商,如果这个分包商的水准不如预想,就会影响整个工程质量。如果将不同区域的绿化项目分开单个包给分包商,由于区域太多,清点验收将耗费大量人力。
是否有折中的办法?邓翔月开动脑筋:能不能先整单签给一家分包企业,再规定一个试点区域,如果这个试点区域做得好,那么整单合同继续生效;如果做得不好,可以通过事先设定在合同中的终止条款,终止合作、改换别家。
这一建议得到了项目现场领导的认同,这让邓翔月很开心,“不过在实施之前,还有许多前期工作要做扎实。”
如今阿迪帕拉电站的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在2016年内能移交给业主。“想想都令人激动和兴奋。”邓翔月知道,许多同事为了完成好项目,在这个印度洋海边的工地板房里工作、生活,一待就是数年。
等这个项目结束了,如果还有其他适合的海外项目,邓翔月愿意在海外再锻炼几年。他的目光看得长远: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走出去”,更需要懂国际市场规则与经营管理的人才,趁着年轻他希望“多长见识,多积累经验”。
眼下让邓翔月更期待的是,今天春节终于盼来了轮到他回家过年的假期。赶紧吃上一口家乡宜宾的燃面,早已勾引了这个四川小伙儿的思乡情。